细菌性痢疾

发布时间:2004-03-29来源:荆州市中医院

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,本病是由痢疾杆菌所致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,多见于夏秋季,但常年皆可见散发病人。细菌侵入肠道后,可引起大肠粘膜充血、水肿并形成溃疡和出血。
  菌痢病人和带菌者为本病的传染源,主要是通过水、手、苍蝇而传染,潜伏期大约为1-2天。

  (1)临床表现

  急性菌痢

  ①轻型: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,体温正常或稍高,腹痛、腹泻均较轻,每日大便10次以内,稀粘便,常需实验室检查确诊。

  ⑧普通型:起病急,患者可有畏寒、发热,体温可达39℃左右。伴头痛、乏力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呕吐等中毒症状。阵发性腹痛和腹泻,患者每天排便lO-20次,呈脓血便,里急后重感显著。

  ③重型:起病急骤,高热伴呕吐,大便频仍至失禁,带脓血粘液便。腹痛剧烈,里急后重感显著,由于严重失水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。

  ④中毒型:多见于2-7岁儿童,起病急骤,在腹痛、腹泻尚未出现时,即可突发高热、精神萎糜、嗜睡或烦燥不安,接着有反复惊厥、神志昏迷。同时患者可出现面色灰白、口唇发绀、四肢发冷、脉搏微弱、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(休克)症状,或呼吸节律不齐、深浅不匀、双吸气或呼吸暂停等呼吸衰竭症状。在夏秋季节对疑有此病的患者,应用冷盐水灌肠或作肛门试纸采取粪便,作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培养以明确诊断。

  慢性菌痢

  ①慢性隐伏型:既往有菌痢史,现无症状,仅大便培养阳性或乙状结肠镜检有异常。

  ②慢性迁延型:有急性菌痢史,长期迁延不愈,时有腹胀或长期腹泻,大便经常或间歇带有粘液或脓血。大便培养阳性。

  ③慢性急性发作:有急性菌痢史,常因饮食不当、受凉、劳累等而激起急性发作,但症状较急性期轻。

  (2)实验室检查

  血象

  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。慢性病人可有轻度贫血。

  粪便检查

  大便的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脓细胞及红细胞,并有巨噬细胞。大便培养可检出致病菌。

  (3)治疗

  西医治疗

  对急性菌痢的病人要进行彻底和合理的治疗,以防止向慢性转化。①复方新诺明片,成人每次2片,早晚各1次,小儿酌减,②氟哌酸0.2克,每日3次口服,小儿酌减。②黄连累0.2克,每日3次口服,小儿酌减。④庆大霉素12万-24万/日,分3次肌注,小儿为每日3-6mg/公斤。

  中毒性菌痢因病情严重险峻,需立即住院治疗。

  中医治疗

  可采用单验方治疗,如双花茶:金银花、白菊花各100克,日1剂,开水泡服。紫皮蒜每天1-2头口服。马齿苋、穿心莲、一见喜等,选其1-2种各30克煎水服。

  针灸治疗对改善症状、消灭细菌等也有一定的效果。

  (4)护理

  患者必须卧床休息,多饮开水,饮食以容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主,如米汤、藕粉、稀粥、面条等。牛奶不宜多喝,以免增加腹胀,切忌过早的给予有刺激性或多渣滓食物。有呕吐、失水、高热者,需给予静脉补液,也可给予患者口服补液盐。慢性菌痢患者尤需注意个人卫生,并加强免疫力。

  (5)预防

  发现患者后须早期隔离.痢疾杆菌对各种消毒剂皆很敏感,如新洁尔灭、过氧乙酸、升汞、石灰乳等均能杀灭此菌。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,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,食物、饮水需经烧煮后方可食用,并应消灭苍蝇。菌痢流行时,需向卫生机构作传染病报告,并对病人的住处和粪便作消毒处理。

 
 
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
中国-湖北荆州市江津东路172号 邮编:434000 联系电话:0716-8126310 0716-8126912 鄂公网安备 42100202000055号
鄂ICP备18001141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