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医大讲坛”第七十八课讲解“眩晕的中医治疗”

发布时间:2014-12-09来源:荆州市中医院

治疗眩晕 中医有“道”

□ 记者 张重慧

    国外研究发现,年龄越大,眩晕患病率越高,年轻人发病率约为1.8%,而老年人发病率高于30%70岁患病率高达33%,大
85岁患病率高达50%
  祖国医学认为,眩晕可由风、痰、湿、虚引起,故有“无风不作眩”、“无痰不作眩”、“无虚不作眩”的说法。在临床上,根据患者眩晕的类型可对其进行辨证施治。昨日,荆州市中医大讲坛专程邀请了针灸科主治医师周定军,针对“眩晕的中医治疗”进行了详细讲解。
关注眩晕:脑卒中的先兆
  有时候我们长时间地坐着或者蹲着,站起来就会有眩晕的情况,眼前发黑,站不稳,一般情况下是贫血所引起,而对于一般的眩晕症我们就要对症治疗。眩晕,是眼花或发黑,头晕旋转,如坐舟车,起则欲倒,俗谓之“头旋眼黑”之病。
  眩晕的发作,不仅让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,而且可能是并发脑卒中的先兆。周定军表示,突然感到天旋地转、摇晃不定、站立不稳,甚至晕倒在地。这种情况往往与眼睛看到双重物像(复视)、耳鸣一起出现,其原因是椎-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,影响了平衡器官小脑,进而引发脑卒中。
  研究显示,眩晕可因年龄、性别而有不同的发病趋势:40-60岁达到高峰,女性患者多于男性;受教育程度越高,眩晕越易发生。有专家针对3530例眩晕患者的调查中发现,眩晕患者脑卒中的比率为0.65%,眩晕患者患有如高血压等基础疾病,卒中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。
  眩晕目前缺乏特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,眩晕不仅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,甚至会促进中风等疾病的发展,寻求一种综合的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目前治疗眩晕的最佳选择。
五类眩晕:要辨析其中病因
  在古代医书中,眩晕有多种名称,如头眩、掉眩、眩冒、目眩、癫眩等。在现代医学中,眩晕多见于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贫血、神经官能症、耳源性疾病、颈椎病等患者。
  眩晕病因虽多,但它的基本病理变化,不外乎虚实两端。虚者为髓海不足,或气血亏虚,清窍失养;实者为风、火、痰、瘀扰乱清窍。在临床上,根据患者眩晕的类型可分为肝阳上亢、气血亏虚、肾精不足、痰湿中阻、瘀血阻窍五种类型。
  1.肝阳上亢眩晕:此种类型的眩晕多因患者平素阳盛火旺或虚阳上亢,或因恼怒郁闷,气郁化火,耗伤肝阴,引起风阳内动、风火上扰而发病。
  2.气血亏虚型眩晕:此种类型的眩晕多因患者平素肾阴不足,或热病久病伤阴,导致阴津不足,水不涵木,以至肝阳上亢而发病。
  3.肾精不足型眩晕:此种类型的眩晕多由于患者先天肾气不足或年老后肾气衰弱,或因房事过度,肾精亏耗而发病。
  4.痰湿中阻型眩晕:此种类型的眩晕多由于患者饮食不节,损伤脾胃,脾失健运,使水谷运化失常,湿聚而生痰,痰阻中焦使清阳不升、浊阴不降而发病。
  5.瘀血阻窍型眩晕:此类眩晕患者多因思虑太过,伤及心脾,耗损气血,或因大病、大失血之后,引起气血不足而发病。
  周定军表示,以上症状,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。事实上,还有20%的眩晕患者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,由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相应区域的供血不足,引起丘脑脑干小脑等部位的血液灌注不足,导致脑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,血流阻力增加,最终影响前庭。其中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临床常见的中老年急症之一,同时也是后循环脑梗死发作的恶性征兆。
诊治眩晕:运用中医可祛除
  治疗上,往往需要根据临床望闻问切,四诊合参,对症治疗。研究发现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后,对于眩晕病的疗效明显都将优于常规护理治疗,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,促进病情恢复。
  目前,荆州市中医院推出的针刺、艾灸、推拿治疗、中药方剂辨证施治、物理治疗、中药针剂静滴药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式,对治疗眩晕病也很有裨益。
  如用针灸治疗耳石症在内的耳源性眩晕,具有疗程短,效果明显,无明显副作用等优势;在手法治疗基础上行中医辨证施治,利用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能够更能有效达到患者症状减轻、发作次数减少的效果。
  另外,眩晕患者在治疗期间,要注意饮食调理,宜食清淡、新鲜的食物,忌食肥甘辛辣之品;居室环境要安静、舒适,室内的光线要柔和,同时,要保持良好的心态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

 

本期主讲专家:
  周定军 主治医师 湖北省中医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,曾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,对神经内科急危重症及常见病均有较深的认识,尤擅长于中风急症的救治及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
  门诊时间:周一、周三全天,周四、周日上午,周五下午
温馨提示:
  1210日(下周三)上午9时,第七十九期“中医大讲坛”将在市中医医院门诊大厅候诊处准时开讲。届时,市中医医院脾胃肝病科主治医师罗银虎将为大家带来题为《慢性腹泻的中医调理》的健康知识讲座,欢迎您前来学习和交流!


 
 
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
中国-湖北荆州市江津东路172号 邮编:434000 联系电话:0716-8126310 0716-8126912 鄂公网安备 42100202000055号
鄂ICP备18001141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