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我与中医药征文展播】徐大志:传承不衰 薪火不灭

发布时间:2018-06-25来源:荆州市中医院

说到中医药,仿佛命中注定一般,与我有着无法割舍的渊源。从我记事起,就听父亲很自豪的说,咱家是世代行医,到父亲这代算来,祖上有家谱记载的中医已经是第七代了。小时候,只懵懵懂懂觉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,心中就有了一个单纯而模糊的决定,也要像父辈那样当一名中医,给人诊脉看病。

还记得母亲回忆起我儿时的一些片段,十岁那年,学着父亲给人号脉的姿势,一把拉过哥哥的手,郑重其事的问他:“你肚子疼不疼啊?把舌头伸出来看看。”引得周围的人一片捧腹,还称赞那时的我真是有模有样。终于到了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,我豪不犹豫地全部填报了“中医学院”,老师看着我似乎很“草率”的志愿表,欲言又止,他哪里明白,这才是我儿时起全部梦想!

如愿以偿进入中医药高等学府,我也成了家族里第八代,也是第一个科班出身的中医了。从最基本的中医理论知识学起,再逐渐把理论知识渗入到临床。当年教我《中医基础理论》的老师和我很投缘,得知我的家世及对中医的执着,常常带我去他家翻阅整套的《本草纲目》、《千金要方》、《黄帝内经》,还有多部药性词典,嘱咐我熟背《药性赋》。

读书的过程就犹如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,从那时起也真正感受到了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、源远流长。在理论知识逐步丰富的同时,我还跟随老师临床看诊,活学活用。经常等病人散去后,拿着老师开的药方和他探讨组方的思路,药物加减的作用。记得第一次老师让我处方开药的情景,那是一个慢性胃炎的病人,老是感觉胃部嘈杂,在外院已口服西药半月,症状无明显缓解。在具体询问及舌脉看诊后,老师示意让我处方,我脑海里迅速掠过学过的知识,辩证施治,信心满满的开具了处方,一周后患者复诊,症状明显缓解,老师对我的勤奋和悟性大加赞赏,从此,我的自信心也大大提高。时至今日,我在心底都特别感激指引我入门的这位良师,我和中医药的故事里也包含了我和老师的很多故事,让我永生难忘。

在现在的岗位上,我仍孜孜不倦用中医知识为患者解决中医能解决的病痛,也在临证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知识,从中也更深刻体会到中医药治疗不可估量的价值。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,作为中医人,我从始至终都树立着对中医的强烈自信,这种信心源于对传统文化的高度感悟,对中医理论的深刻理解,以及中医辩证治病的高超医术。坚信中医、坚持中医,提高疗效,是每位中医人的本分。


中医不仅是医学,也是人文之学,我行医多年沉淀下来的除了知识,还教会了我如何做人。中医本源于中国传统文化,学习中医,就必须游弋于经史子集,国学可滋养中医,中医亦能发扬国学,我们中医人既要学习临床医术,又需掌握人文思想,做到仁爱、中庸、以人为本、以和为贵,二者缺一不可。

习主席曾强调,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,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。当前,中医药振兴发展也迎来了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的大好时机,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医药接班人,必定充满自信、永攀高峰,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、发展好、利用好,在现实中谱写出更多和中医药的美好故事篇章。



作者简介:徐大志

肿瘤科主任,副主任医师,湖北省中医师协会肿瘤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,荆州市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;湖北省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;荆州市抗癌协会理事。长期从事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肿瘤的微创治疗等临床工作。



 
 
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
中国-湖北荆州市江津东路172号 邮编:434000 联系电话:0716-8126310 0716-8126912 鄂公网安备 42100202000055号
鄂ICP备18001141号-2